根據0月29日的Neuron,加利福尼亞大學的ELISA研究團隊成功地修復了成熟的脊髓軸突,該治療試驗是在脊髓損傷6周到5個月之間的老鼠中進行的。
在理想的實驗室環境下,軸突再生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其需要三方面的聯合作用:在損傷位點建立細胞橋(cellular bridge),一個引導軸突到正確靶標的神經系統生長因子,以及一種刺激損傷脊髓打開再生基因的激動劑。使用這樣的聯合處理,研究小組實現了小鼠中損傷脊髓位點的再生,并能夠處理受傷長達5個月的脊髓損傷。那些缺乏全面聯合治理的小鼠則沒有表現出脊髓再生。
科學家還進行了關于治療延遲后細胞中能夠被激活的基因數量的遺傳學研究。他們發現不管延遲多久,大部分的基因仍然能夠表達。
該研究的負責人Mark Tuszynski博士介紹說,脊髓損傷后軸突會被割端,但是如果應用一種聯合治療,它們能夠被誘導再生。研究表明,損傷的軸突并沒有*麻木。
在美國,每年都有超過0,000的新增脊髓損傷病例,幾乎有25,000的患者處在脊髓損傷狀態。先前的研究都試圖在脊髓損傷后立即進行修復,這是由于在某種程度上,科學家認為脊髓受傷時間過長將很難修復。所以目前,在脊髓損傷修復方面還沒有成功的例子。